在线检测未来函数

移动平均线用法之攻击线

来源:Internet,编辑:股旁网,2013-01-19

攻击线概述
攻击线就是日常所说的五日均线。攻击线也可用于分时周线月线甚至是年线,如果是中线持股者五周线就是的攻击线,其他依次类推。
●攻击线作用
攻击线拐头向上表示其有助涨作用,攻击线走平意味着股票正在做平台整理,拐头向下代表其有助跌作用。主要作用是推动价格短期内形成攻击态势,不断引导价格上涨或下跌。如果攻击线上涨角度陡峭有力(没有弯曲疲软的状态),则说明价格短线爆发力强。反之,则弱。同样,在价格进入下跌阶段时,攻击线也是重要的杀跌武器,如果向下角度陡峭,则杀跌力度极强。在大盘系统较稳定的情况下要选择攻击线陡峭向上的个股斜率大上涨速度快,赚钱速度快。
在临盘实战中,当价格突破攻击线,攻击线呈陡峭向上的攻击状态时,则意味着短线行情已经启动,此时应短线积极做多。同理,当价格击穿攻击线,攻击线呈向下拐头状态时,则意味着调整或下跌行情已经展开,此时应短线做空
●攻击线操盘
1、股价离开攻击线过远、高于攻击线过多,也即"乖离率"太大,则属于短线卖出时机。乖离率多大可以卖出,视个股强弱、大小有所不同,一般股价高于攻击线百分之七到十五,属于偏高,适宜卖出。若是熊市,一般股价低于攻击线百分之七到十五,适宜短线买进
2、股价回落、跌不破攻击线的话,再次启动时适宜买入。一般说,慢牛股上升途中,大多时间往往不破攻击线或者操盘线。只要不破,就可结合大势、结合个股基本面,继续持仓。若是熊市,股价回升、升不破攻击线的话,再次出现较大抛单、展开下跌时适宜卖出。
3、股价如果跌破攻击线、反抽攻击线过不去的话,需要谨防追高被套,注意逢高卖出。若是熊市,股价如果升破攻击线、反抽攻击线时跌不破的话,或者反抽攻击线跌破但又立即止住的话,需要谨防踏空,注意逢低买回。当股价下跌远离5日均线5日均线乖离率过大时,这是买入股票的时候。当股价反弹到5日均线下方附近时,是短线卖出的最理想时机。所以说“弱市顶线卖”、“下跌远离5日线买”。
4、股价如果有效跌破攻击线,一般将跌向操盘线或者生命线。如果跌到操盘线、生命线企稳、股价再次启动,则高位卖出的筹码,可以视情况短线回补,以免被轧空。若是熊市,股价如果有效升破攻击线,一般将向操盘线、或者生命线方向上升。如果升到操盘线、生命线附近受阻、股价再次展开下跌,则低位买的筹码,可以视情况短线卖出。
5、在强势中,股价站在5日均线以上,其它短期均线在5日均线以下,并向上发散,证明股票是多头排列,股票处于上升通道中。买入股票时,一般要在5日均线附近买入。如果T+0操作,最理想的就是在5日均线附近买入,当股价上涨脱离5日均线过远时短线卖出。即:股价上冲接近5日均线时,顶线卖出一半股票,当股价远离5日均线时,再把卖出的一半买回来,当股价再次接近5日均线时,再卖出。
6、波段中线卖出的依据。涨幅过大的波段中线股票,当出现股价跌破5日均线时,是考虑卖出股票的时候。强市可以第二天决定是否卖出,如第二天股价重回5日均线上方,可以波段中线继续持股,否则卖出。
7、当股票的价格在低部时,如果行情转好,股价从低到高、收盘价站在5日均线之上时,买入股票。这时候,如果政策面没有大的利空,只要不破5日均线,就可以留股,没有必要恐高。当股价跌破5日均线,不管洗盘还是调整,先卖掉再说。这就是“宁可错过,不可做错”的体现。宁可到股价重新上穿5日均线再买进,这样,可以避免被深套的危险。
●攻击线注意事项
震荡行情中,股价一会上穿5日均线,一会儿下破5日均线,这时候,如果我们分辨不出是否是震荡行情,不妨参考10日均线。按5日均线买卖法,用10日均线作参考:破10日均线出局。操作上要以5日均线为准。
出现5日均线反向上穿10日均线形成金叉向上,是一种资金主动抄底进入的现象,随着资金大举抄底介入股价震荡上行,在上行一段时间后有遇到上方的套牢盘获利抛盘,如果此时资金再次拉升股价会受到很大阻力,往往会选择二次探底故意打压股价,当回调时会有很多前期套牢人割肉离场,于是这些廉价筹码正落入主力手中。
当股价回调主力吸到足够多筹码后,会选择第二波的拉升,而在第二波的拉升时,指标方面往往会出现5日均线二次上穿10日均线,由于此时主力筹码充沛,同时洗盘已经结束拉升起来十分容易会经常出现涨停板
股价回落、跌不破5日线的话,再次启动时适宜买入。一般说,慢牛股在上升途中,大多时间往往不破5日线或者10日线。只要不破,就可结合大势、结合个股基本面,继续持仓。若是熊市,股价回升、升不破5日线的话,再次出现较大抛单、展开下跌时适宜卖出。
当并肩向上的两条均线开始发散,13日均线上穿21日均线,是最佳的买点。一只上升的股票只要3日均线下穿4日均线就是短线的卖点。十三上穿二十一,平滑向上大胆吃;三日掉头穿四日,股价即将往下移。
●攻击线案例分析(图一)
移动平均线用法之攻击线
●攻击线实战分析(图二)
移动平均线用法之攻击线

相关文章